春暖花開,萬物復蘇,春天雖然美麗,但媽媽們也要特別注意,春天也是流行病高發(fā)的季節(jié)。麻疹在這個時候也會出現(xiàn),麻疹是人類所知的最具傳染性的疾病之一。一旦接觸了麻疹病毒,幾乎所有未曾接受免疫的兒童都會感染麻疹。這個時候媽媽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們做好預防工作。
作為一種呼吸道疾病,麻疹病毒通常在咽喉后部細胞以及肺細胞中生長。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傳染源,急性期的麻疹患兒,其鼻咽部、眼結膜、呼吸道分泌物、血和小便中均可含有麻疹病毒,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。當患兒咳嗽、打噴嚏、說話或哭吵時,病毒可隨飛沫直接傳播給他人;密切接觸者也會經污染的雙手而染上麻疹。得過麻疹的人則可獲得終身免疫。
感染了麻疹,個征兆就是在受染后的10天至12天間發(fā)高燒,高燒可持續(xù)1天至7天。在這個初期階段,病人會發(fā)生鼻炎、流涕、咳嗽、眼睛發(fā)紅、流淚等癥狀,并在兩頰內口腔處出現(xiàn)小白斑。3天到4天后,患者通常會在臉部和脖頸上部出現(xiàn)紅色斑丘疹,斑丘疹向下發(fā)展,最后會達及手腳。斑丘疹持續(xù)存在4天至5天后退去,紅色疹子隨即轉為棕褐色及細小脫皮,同時,體溫下降至正常水平。
防止麻疹流行和消滅麻疹,最關鍵的是提高人群myil,對易感人群實施計劃免疫并定期強化。其中,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的主要措施。
目前,我國已將兒童麻疹疫苗的接種納入免費預防接種規(guī)劃中。我國國家計劃免疫規(guī)定,小兒麻疹減毒活疫苗的初種年齡是8個月,第二劑次接種年齡為18個月至24個月。至于易感人群,可在接觸麻疹病人一天內進行應急接種,避免發(fā)病或減輕病情。體弱多病或有慢性病的人群,在接觸麻疹后可給予丙種球蛋白被動免疫,5天內可制止發(fā);5天至9天內可減輕癥狀。這種免疫方法的有效期可維持三周左右。
在麻疹流行期間,對麻疹病人進行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報告、早隔離、早治療,可控制病情的發(fā)展。一般來說,麻疹病人住過的房間應開窗通風20分鐘至30分鐘后,才能讓易感人群進入;接觸過病人的人群應洗手,更換外衣或在室外停留20分鐘以上才可接觸易感人群。只有注意到了這些生活習慣,才可有效避免麻疹交叉感染。
麻疹,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根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估計,在麻疹疫苗問世前,全世界每年約有1.3億名兒童發(fā)病,其中700萬至800萬兒童因麻疹而死亡。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,由于麻疹疫苗免疫規(guī)劃活動的逐步開展,麻疹疫苗接種率逐年提高,極大降低了麻疹的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。
1956年至1965年間,我國尚未開展麻疹疫苗使用,麻疹年平均報告的發(fā)病率約為766/十萬。自1965年普遍實施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以來,麻疹發(fā)病得到了有效控制。上世紀九十年代,麻疹的發(fā)病率已控制在10/十萬左右。
不過,盡管麻疹疫苗使用已在我國開展了近四十年,麻疹發(fā)病數仍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位居前列。它仍是威脅我國兒童生命健康的主要傳染病之一。